新民晚报大学生版:安全教育究竟 离大学生多远?

时间:2015-01-20浏览:532

 易蓉 (上海交通大学)

  节假日外出旅游,你会和小伙伴事先买好保险吗?你会关注旅行线路的安全性吗?到达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你会观察安全出口的位置,提前了解逃生路线吗?天灾不会天天发生,人祸不会人人遇到,所以安全知识和急救逃生技能无需掌握? 

  外滩*件伤亡名单上的花季少年,距离你我并不遥远。多起安全事件带来沉重阴影,惋惜、追忆和问责的同时,我们不禁反思,安全教育究竟距离大学生有多远?

  尴尬:性价比不高难纳入学分

  “想成立一个灾难教育学习小组,有兴趣的举个手。”听闻校友在外滩*件中不幸伤亡,华东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大二学生杨济威心情沉重。他昨日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号召,想成立一个小组,先自觉补上应急管理和安全教育的知识,再向更大范围宣传普及。“隐患离我们太近了———校园用电、火灾、踩踏、交通等等,但是我们的安全意识偏偏这么低,以为安全问题离我们很远。”*件给杨济威带来很大震动,他反思认为,同学们对安全问题并不重视,许多知识并不掌握。 

  别说遇到灾害事件的极端情况,就是平日擦伤、骨折等小意外,有效自救和互助也很少,多数学生的安全意识十分淡薄,救援技能微乎其微。一个大四学生回忆,大学四年几乎没接触过“正式”的安全教育。上过一节安全教育课,在操场“围观”急救包扎,但自己没动手。 

  这里提到的“安全教育课”是沪上各高校的一个“规定动作”。2008年,上海市编写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对本市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基本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和教学管理等做了统一的明确规定,要求各高校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2010年,上海市教委出版《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涉及防盗、防火、防事故等多方面,成为安全教育教材。这些在全国都走在前列。 

  然而,安全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却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安全教育需要定期与不定期结合,周期长,效果隐性,沪上一所高校从事安全工作的教师用“性价比不高”来形容这项工作的无奈。《大纲》提到,各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培养目标设计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结果具体实施五花八门。另一方面,“安全教育应该在中小学就完成”的观点也阻碍了高校安全教育课程化和学分化。有高校曾尝试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学分,却没有通过由教授掌舵的教学委员会,理由是“小学就该掌握的内容,大学竟要用学分完成,岂非笑话?” 

  教授们的观点不无道理,安全教育的确应该从小抓起。在欧美校园,室内均有逃生路线指示图,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逃生门采用特殊防拥挤门锁,小学阶段就会参加与消防救护等部门的社区联谊,学习基本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尽管国内安全教育正逐渐受到重视,但多数大学生直到毕业也依然处于安全教育严重缺失的状态,急需补课。 

  定位:校园安全员社区救援队 

  官方教育收效甚微,一些学生组织或社团开始尝试通过朋辈教育、兴趣导向等方式在校内外进行安全教育。从2012年起,上海交通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在校方支持下在军训中培训现场急救技能、火灾演练等,目前在3届学生中普及率达100%。组织负责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三学生赵恺介绍,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包扎固定等内容,针对火灾水灾、交通事故、大型活动突发等情景演练。还通过交大后勤保障处创设的服务微信“交大生活”向学生们推送急救常识等内容。此外,交大校医院院长刘金生开设的《急救与自救》选修课在学生中人气很高,百名学生的计划人数总是全部选满;同济大学通过大学生安全朋辈课堂普及安全知识,鼓励学生互助、关爱;一些户外社团也会提供野外生存技能等培训。 

  两年前,余姚发生水灾,永利集团304am登录教师沈吉利心忧家乡,组织志愿者募集物资返乡救灾。此前,沈吉利从未接触过防灾减灾,亲历水灾救援后,她深刻感受到防灾减灾知识和应急救援技能的重要。后来,沈吉利成为余姚救援队队长,队伍纳入了长三角救援体系,她通过学习、培训和实战成为一名专业救援队员。高校安全事件频发,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和技能,促使她萌发了组建社团的想法,希望通过普及和培训让大学生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培养减灾防灾意识。去年10月,上政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社成立,成为长三角地区唯一应急救援领域的专业高校社团。尽管不是招新的季节,社团仍然吸引了50名学生的参与。 

  在沈吉利的努力下,社团已邀请消防队员、专科医生、救援队队长等专家培训相关知识和技能。“社会上有民间救援队,但校园安全教育欠缺,能提供培训的专业人才非常少,”她介绍说,“我们对大学生的定位是校园安全员和社区救援队。培训内容除了学习理论,还会通过大量实践手把手教救援技能。其实许多技能是一个个简单的动作,并不难掌握。” 

  目标:追求专业性辐射中小学 

  上政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社成员王楠,平时只要看到安全事件的消息,就去查询相关预防知识。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她学会了包扎、用灭火器、打逃生绳结。“我知道了火灾逃生应该怎么做,用湿毛巾捂口鼻,然后匍匐前进。我把这些知识告诉亲友,希望能帮到更多人。” 

  安全教育的专业性十分必要,如果一知半解,可能反而对救援带来负面效果。外滩*件发生后,沈吉利立刻整理材料,制作了关于踩踏预防、自救和互助的普及内容,召集学生展开培训。尽管成立不久,救援社已经成为上政的热门社团。沈吉利计划与沪上高校结成联盟,让更多大学生加入应急救援的专业培训。“教育和培训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学会互助,发挥团队的力量。” 

  沈吉利多次强调“专业”,分别邀请骨科、外科和内科医生来培训医疗急救。她对社团的定位是不仅培训“安全员”,更要形成包括校园特点和灾害特点结合的安全体系(预案)。这支队伍在关键时刻能直接发挥救援队的作用。“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到灾区救援,而是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更专业的身份在校内或社区发挥作用。”根据培训目标,社团一般志愿者也能掌握院前急救、手台通讯使用、GPS寻人、帮助疏散、扑救火灾、安全绳索逃生等基本技能。 

  不过,安全教育并不是大多数社团或组织唯一的活动内容。涉及安全技能的专业培训,受到资源限制而不够全面,实践也很有限。像上政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社这样的专业培训,能覆盖到的学生仍是少数。不过,社团成立2个月就能成为学校热门社团,为沈吉利带来信心。她计划今年推广结成大学生防减灾应急救援联盟。“希望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不仅会在高校进行,还会通过大学生群体纵向延伸到中小学,让学长学姐来影响孩子们。”

  思考:莫到出事时才觉技能少

  杨济威觉得,安全问题其实离每个人都很近。“好像总是要等到出事以后,大家才开始关注安全问题,平时就算拿到相关宣传资料也不会在意。”一个学生感慨道,“如果是必修课,要拿学分,可能大家才会有动力。” 

  高校辅导员也是安全教育的主力军,但是他们却常常感到“被动”。理论上,入校时,一些高校要求学生签署安全承诺书,出行时应该告知辅导员,由辅导员给出安全提醒,包括出行安全线路规划、保险购买等。但实际上,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大都习惯于自由支配生活,鲜有主动告知去向的学生。 

  真正掌握救援技能的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为数不多,即便是这些少数群体,在偶遇突发事件时,也未必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所以许多同学认为“学了也没用”。赵恺曾偶遇一个司机晕厥,尽管已经参加过多次急救比赛,但要在真人身上按压也多少令他有些发怵。“后来正好有一个医生经过,我就协助他做了一些抢救辅助。”即便如此,赵恺仍然认为,安全教育是必要的,“天灾人祸并不会天天发生,但小到同学打球骨折倒地,或是偶遇走丢的孩童和老人,都需要具有安全教育的基础,来给出更专业、冷静和有效的应对。” 

  大学校园里的安全教育如何“入心”,大学生何时才能补上合格的安全教育课,在普及数量和提高专业度之间,如何探寻到适合的边界,这些仍然需要思考。


原文链接:http://xmwb.xinmin.cn/campus/html/2015-01/07/content_2_1.htm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