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 | 医学生跪地救人无效却遭恶评,专家:进一步完善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保障

时间:2020-09-11浏览:506

“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发生院外心脏骤停,但抢救成功率不到1%。事实上,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心脏骤停四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在这四分钟内进行及时救治非常重要。”8月23日,在上海科技节“科技与人文对话”——“安全城市 守护生命”应急科普论坛上,永利集团304am登录教授、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副会长汤啸天如是说。

如何提高院外抢救成功率、挽救更多生命?汤啸天认为,从远期的目标来看,未来要在公共场所完善自动体外除颤器(注: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以下简称“除颤器”)的配置,像灭火器一样安放除颤器。与此同时,更要加大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除颤器配备后,有多少人在关键的时刻能正确地使用?意外随时可能到达,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掌握好急救知识和技能,遇到紧急情况才能真正出手急救。”他建议,心脏骤停的急救技能普及,可以考虑首先从志愿者开始,“上海的志愿者队伍建设和活动开展在全国是处于领先水平的,每一个志愿者都会在街头巷尾出现,他们遇到心脏骤停患者的概率更高,如果能够对志愿者进行集中培训,让他们掌握急救技能,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此前,一则“两名医学生跪地救人无效却遭恶评”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部分用心不良者的恶意揣测和编排,会不会让善意救人者寒了心?汤啸天指出,我们在鼓励见义勇为的同时,要认识到见义勇为者本身是承担着巨大风险的,包括安全风险、责任风险、法律风险等。因此,要根据我国国情进一步完善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保障,除了认定保护、奖励、援助之外,还应包括知识传授、行为指导、心理疏导、法律服务等各个方面。“在善待、帮助、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同时,也要提倡采取正当有效的方式‘见义智为’”,汤啸天建议,“要注意掌握‘智为’的知识和技巧,对面临的事态作出冷静理智的判断,力求紧急处置的有效性与低成本。”

个体健康之外,城市安全同样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安全的重要课题。城市里,哪些地方容易发生灾害?如何将防灾减灾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同济大学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副所长韩新介绍,从大的方面看,城市区域性灾害主要分为地震、台风、洪涝、火灾四种。对上海而言,未来面临的灾害风险主要包括暴雨、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地下空间、水电气等生命线工程可能带来的灾害隐患,以及火灾、化学灾害等。

“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加入了很多考虑安全防灾的要素,我们首次将城市安全作为一个底线约束来考虑。从整个防灾的空间布局来说,基本上按照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原则,来形成整个防范体系。”韩新介绍,“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敏捷智控的安全韧性城市。围绕上海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卓越城市,以及最有序、最安全、最干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定位,推进城市安全和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强化多层级的神经元敏捷感知能力。全方位提升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水平,综合发展城市安全立体防控和立体组织创新技术,增强生命线运行智能密度与安全韧性,构建超大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蓝图。”

在信息互联互通的当下,社会治理也在探索守护城市安全的新模式。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介绍:“这次疫情期间,各地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发布和开放了疫情相关的数据,包括疑似病例数、确诊病例数等统计数据,以及病例的性别、年龄等颗粒度更细的个案数据。一些公司基于这些数据,开发出‘疫情安全地图’‘新冠肺炎患者同行者查询软件’等各种产品,帮助大家了解情况,做好自我防控。”

在他看来,数据就像大米,不同的人拿到数据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做出各种各样的应用。“随着政府数据的不断开放共享,专业人士可以对数据加以利用,让数据的温度释放出来,让城市变得更安全。当然,前提是这些数据没有安全和隐私问题。”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卢洪洲也参与了当天的论坛。本次论坛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美敦力、上海中心主办,上海新闻广播科学家族工作室承办,上海科技节组委会为指导单位。

阅读原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