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习汉语的俄罗斯人数量增长迅速。中国教育部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6学年有1.7万多名俄罗斯学生在华学习。2017年约有18000名俄罗斯学生在中国高校学习。为了更好地了解俄罗斯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永利集团304am登录女性问题研究中心采访了一些在上海高校读书的俄罗斯女留学生,通过她们来了解当代俄罗斯青年女性在中国的留学生活和对今日中国高等教育的看法,倾听她们的声音和故事。
阿纳斯塔西娅·布塔科娃:和中国人在一起很舒服
阿纳斯塔西娅来中国6年了,非常喜欢中国。谈到对中国的印象,她说:“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只有17岁。我去过哈尔滨的俄罗斯餐厅,顾客们唱俄罗斯的歌曲。提起中国,我就想到‘忍者’,还有‘成龙’。我以为中国没有警察,因为有‘忍者’可以维护和平。”
她笑着说:“很多中国人都认为俄罗斯女人年轻的时候很漂亮,结婚以后就胖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妈妈现在依然很瘦,很漂亮。”
阿纳斯塔西娅说,“到中国之后,我发现中国有很多质量很好的东西。苹果手机和其他有名的产品,也是中国生产的。而且现在更多的人都用中国的牌子,比如说小米和华为。”中国制造的各种电子产品在俄罗斯留学生中很受欢迎,他们回国给亲朋好友的礼物大多数是中国产的手机、运动手表以及各种时尚的电子数码产品。
阿纳斯塔西娅说:“我在中国生活的时间长了,对中国的感情很深厚。我觉得和中国人在一起很舒服。中国人很热情,也打扮,也化妆,喜欢穿漂亮衣服。但是我穿不漂亮的衣服他们也不在乎,这是让人感到舒服的地方。”
玛丽亚·杰曼:学习中国文化中的“平衡”
2014年,正在俄罗斯乌拉尔国立大学东亚系读大三的玛丽亚参加了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一个教育推介会,介绍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这个推介会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玛丽亚所在的乌拉尔国立大学是俄罗斯实力最强的科研中心之一,主要从事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经济科学领域的研究。玛丽亚成绩优异,读本科期间参与了校内外许多学术项目和活动,发表了很多文章。她在数百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顺利获得了4年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全奖。
玛丽亚来华留学还保留了乌拉尔大学的学籍。由于永利集团304am登录和她所在的乌拉尔国立大学双方没有签署“学分互认”的文件,她不能在中国直接申请硕士研究生。玛丽亚的本科上了6年。中俄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的实施细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玛丽亚说,中国的大学生们住在封闭的大学校园里,不用打工,每个月都能收到父母给孩子们的钱。但是在俄罗斯上大学,大部分的学生住在家里,都要工作,需要一边打工,一边上学。
玛丽亚经常和家人用微信视频聊天。淘宝,天猫,支付宝,用的都非常熟练。她的弟弟妹妹也想来中国留学。玛丽亚一年回国两次,回国要带很多的礼物,手机、衣服、玩具。她妈妈是画家,每次回国的时候,她都要在淘宝上给妈妈买一些画画的材料。
她说,“我的专业是国际关系,我研究中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有比较多的认识。我真的佩服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战略思考。我来这里有自己的目标,我想看看真正的中国和我之前研究的中国是不是一样的。中国有计划,比如“一带一路”,这个项目会帮助中国。中国文化更注重平衡。我现在也要改变一些,比如我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平衡。”
马尔科娃·阿纳斯塔斯利娅:将来到俄罗斯的中国公司工作
马尔科娃来自俄罗斯乌拉尔山西麓一个很小的城市彼尔姆,人口只有145000人。
她是一个非常直爽的俄罗斯女孩,来中国快两年了,汉语表达非常流利。
聊到将来的生活,马尔科娃说:“我的外婆想让我留在俄罗斯,她很想让我去圣彼得堡学习。但是我说我要去中国。”
马尔科娃提到自己的家庭,她谈到俄罗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在俄罗斯家庭教育中,父亲是“缺席”的。美琳从小没有父亲,母亲去世后她在外婆身边长大。她说现在俄罗斯女人出来工作,照顾家庭,教育孩子,非常强大。她来到中国看到一些年轻的父亲照顾孩子,买菜做饭,非常感叹。
谈到未来的工作,马尔科娃说:“我们毕业的时候很难找工作,真的很难,因为我们需要经验。现在俄罗斯有很多中国的公司和企业,我汉语学好了,以后到俄罗斯的中国公司里工作比较容易。”
(作者系永利集团304am登录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