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刚刚圆满收官,赛场上奥运健儿的飒爽英姿令人难以忘怀,也带动了全民健身的热情,去年刚提上修订日程的《体育法》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我国《体育法》自颁布实施至今已20多年,终于在去年迎来首次大修——2021年10月,体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明确,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鼓励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拟定每年8月8日为国家体育节。全民健身时代已经到来,国人的奥运热情也将持续燃烧。
修法保障体教融合有序进行
青少年体育是本次修法的重点内容,世界体育法协会副主席、永利集团304am登录体育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向会英在接受本报《新法讯》采访时表示,“少年强,则国强”,针对青少年近视比例增多、体质下降的问题,修法新增了不少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条款,比如“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学校应当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等。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焦洪昌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实际上很多网友反映,自己的体育课多是“数学老师教的”。有了立法保障,不仅可以解决笑谈中体育老师、数学老师间的矛盾,也督促学校的教学安排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加强体教融合,进一步提高祖国新一代的身体素质。向会英也介绍,修法明确保障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为避免体育课“因噎废食”的现象,向会英介绍,修法新增了建立健全“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和运动伤害风险防控”及“学校体育督导机制”,保障学校体育顺利进行。
从幼儿开始实现终身体育理念
修法新增了“幼儿园应当为学前儿童提供适宜的户外活动场地和体育游戏材料,开展符合学前儿童特点的体育活动”“国家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考核机制”“国家定期举办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学校应当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等规定。修法将“学校体育”拓展到学前儿童,初高中将体育纳入考试范围,乃至国家定期举办全国学生运动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向会英说,“这实际上是全面激发、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理念”。
在北京冬奥会上摘得2金1银的谷爱凌,不仅拥有高超的滑雪技术,还是大家公认的“学霸”,已经被斯坦福大学录取。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运动能力是个体全面发展的一部分,但原有体育运动学校的封闭式管理影响了对运动员文化素养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向会英指出,新增“鼓励学校组建运动队、俱乐部等体育训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规定,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结合起来,是进一步强调体育和教育相融合原则的体现。新增的“学校设立体育教练员岗位”规定,则确保学校实现高水平运动队的组建,同时也为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安置提供后续出路。
向会英还指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次修法规定各级各类学校乃至国家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育”“以赛选才”,通过体育和教育深度融合,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夯实基础。(见习记者 朱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