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园副教授

发布者:裘欣璐发布时间:2023-02-27浏览次数:6401


刘春园,女, 汉族,九三学社成员,201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学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专业与研究方向:刑法学

学术简介:在《法律科学》《刑事法杂志》《刑事法评论》《南师大学报》等刊发学术论文数十篇,《西方刑法思想的起源与进化》等著作四部,《未完成的审判》等译著两部,《经济法》等国家级规划教材两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七项,获得省部级学术奖三项及2012年首届“全国刑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

曾获奖项

1.《西方刑法思想的起源与进化》,获取2018年山西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危害行为入罪的程序性标准:以“毒驾入刑”之技术障碍、介入程序与司法效率为视角》,获取2020年山西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舆论监督与刑事审判独立性关系研究》(项目号:SXLS2014B10),获取2015年山西省法学会研究项目二等奖;

4. 博士学位论文《西方文学与刑法思想关系研究——历史变迁视域》:中国人民大学刑事科学研究中心2012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刑事科学研究中心,20125月) 2012首届“全国刑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评审单位:中国法学会刑法研究会)。

代表性论文

1.危害行为入罪的程序性标准:以毒驾入刑之技术障碍、介入程序与司法效率为视角》,载《法律科学》2017年第5期;

2.《论舆论监督、媒体审判与刑事司法独立关系》, 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年第5期;

3.《谈查理斯·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法学情缘:以<雾都孤儿><荒凉山庄><双城记><游美札记>为分析样本>》,载《刑事法评论》(总第37卷)2016年第1期;

4.《神秘、冰冷、邪恶的异己力量:卡夫卡作品中的司法异化现象》,载《刑事法评论》(总第34卷)2014年第1期;

5.亲密敌人”与“快乐伴侣”:文学作为刑法学研究工具之可能性探讨》,载《刑事法评论》(总第35卷)2014年第2期;

6.《相关部门法缺位状态下的刑事司法判断——以一起基因代孕案为视角》, 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个人专著

1. 《西方刑法思想的起源与进化——以西方文学罪罚观为视角(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0月出版;

2.《法学与文学公开课:原欲的呼唤》,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2月出版;

3.《人民调解员实用工作手册》,法律出版社201011月出版;

4.《财经理论与实务——经济法》,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月出版。

译著

1.《未完成的审判——凯西· 安东尼审判纪实》,【美】杰夫·艾什顿、丽萨·普利策著,刘春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0月版;

2.《慕课》,【美】约翰森·哈柏著,刘春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月版。

主持的项目

1.《西方刑法思想的起源与进化》(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一般项目,项目号14FFXO045);

2.舆论监督与刑事审判独立性关系研究——山西省刑事案例采样与分析》(2014年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项目号2014213);

3.《西方文学与刑法思想关系研究》2013年山西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 010851801002);  

4.《舆论监督与刑事审判独立性关系研究》(2014年山西省法学会研究项目,一般项目,项目号:SXLS2014B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