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2004年–2007年 吉林大学法经济学博士后;
2001年–2004年 吉林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7年–2000年 吉林大学法学院,获法律硕士学位;
1988年–1992 年 长春税务学院,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履历
2004年–至今 永利集团304am登录,专任教师;
1992年–1997年 吉林省白城市、通化市法院法官。
学术团体兼职
中国刑法学学会会员
中国监狱法学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
刑法法学、法经济学
科研项目
(一)省部级
1. 2005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预防不良金融事件、防范金融犯罪的法经济学分析”(2005BZH011)
2. 200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转轨期法律及监管制度对资本市场作用机制的法经济学分析”(2006BFX012)
3. 200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金融衍生工具法律规制研究——基于法经济学视角”(2007BFX010)
4. 2007年度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金融犯罪的预防与规制的法经济学分析”
5. 2005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一般科研项目“经济学视野中的金融犯罪的惩治与预防机制”(05TS06)
6. 2011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证券违法行为规制的国际比较及路径选择”(11YS277)
学术成果
(一)专著或其他独立完成的著作
1.《不作为共犯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6 出版
2.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经济犯罪立法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5-05出版
(二)论文或译文
1.《德日不作为共犯研究评析》,载于《求索》2007年第四期
2.《德日不作为共犯研究评析》,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报刊资料D414《刑事法学》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
3.《防范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载于《当代法学》2006年9月
4.《立法成本的法经济学分析》,载于《经济纵横》2006年第8期
5.《夫妻间见死不救应当认定不作为杀人》,载于《人民检察》2006年8月上半月
6.《行政推定与刑事证明----行政推定的事实是否具有刑事证据可采性》,载于《检察实践》2004年第4期
7. 《刑法有权解释主体辨析》,载于《法学家》2004年第4期
8. 《不作为共犯概说》,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3期
9. 《金融犯罪刑罚配置》,载于《行政与法》2006年1月
10. 《论不作为共同正犯》,载于《行政与法》2005年第9期
11.《从民工境遇分析看法律制度变迁》,载于《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2.《婚内强奸该定何罪?》,载于《方圆》2004年第5期
13.《不作为教唆犯理论研究—以德国、日本为例》,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7期
14.《德日刑法主观违法论探究》,载于《当代法学》2011年第3期
15. 《不作为共同正犯的共同性探讨》,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3期
16. 《德日不作为帮助犯犯罪构成的争议》,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3期
17.《德日关于不作为间接正犯的相关理论研究》,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18. 《不真正不作为犯中的正犯与共犯探析》,载于《河北法学》2010年第10期
19. 《大陆法系不作为共犯争议问题探究》,载于《河北法学》2011年第8期
1.《犯罪形态研究精要》,参编,法律出版社出版,2005年3月出版
2.《刑事执行法学》,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